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8日電 (記者 許青青)記者8日從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廣州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改造810個老舊小區,極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提升了社區居住品質。 據介紹,結合城市居住社區補短板行動,以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為目標,廣州出臺《廣州市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及標準指引》,涵蓋基礎、完善、提升、統籌四大類60項改造內容,對失養失修失管的小區按照高標準實施優先改造,大幅提高完整社區比例。 改造中以消除安全隱患和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聚焦水電氣路、適老設施、無障礙設施等民生事項,開展“三線”整治,補齊消防等基礎設施短板,切實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高社區安全韌性。注重豐富社區供給,通過整合資源,完善養老、托幼、醫療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大力推動電梯加裝工作,植入公共空間,構建“十五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探索活化利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既有建筑,優先增加公共服務及市政公用設施,適當增加便民商業設施,控制活化利用影響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周邊環境,提升老舊小區服務功能。鼓勵社會資本統籌利用城鎮老舊小區及周邊公有房屋、公共低效閑置用地等各類存量資源,通過全鏈條或分階段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投資、設計、建設、運營和管養等實施工作,通過提供公共服務和增值服務,以產生的收益平衡前期投入。對“引入-監管-退出”全流程作出指導,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培養老舊小區“自我造血”能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改造810個老舊小區,累計改造老舊建筑4670.4萬平方米,“三線”整治2621.5千米,增設無障礙通道100.6千米,完善消防設施6.2萬個,累計新增社區綠地和公共空間676個,惠及64.1萬戶家庭、205.2萬居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