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1月4日電 (蔡敏婕 何宇航)農村如何應用一體化凈水設備,如何加強供水設備設施的衛生管理以及改變農村供水管理難的問題等當今社會關注熱點。由19個單位編寫的《一體化凈水設備衛生與管理規范》團體標準近日發布。廣東省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張永慧認為,本項標準今后將在規范一體化凈水設備的衛生管理,強化供水水質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保障更多鄉村群眾的用水安全。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廣東省水利學會組織省衛生監督所、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9個單位編寫《一體化凈水設備衛生與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從前期準備到正式發布,歷時16個月,近日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發布,讓農村供水管理維護工作從此有標準可依。 廣東省衛生監督所甘日華主任醫師介紹,一體化凈水設備是指混凝、沉淀、過濾等多個功能模塊的組合用于處理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大型生活飲用水凈水設備,制定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的要求的中小型水廠,主要應用于農村地區、單位集團供水等場所,是當前農村飲水工程的主要供水設備。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圣明表示,在廣東的農村地區,一體化凈水設備的使用率高,它結構簡單,安裝快捷,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涉及千家萬戶。因此,制定一體化凈水設備衛生和管理規范是對民眾用水安全需求的積極響應,對于提升水質、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甘日華表示,《一體化凈水設備衛生與管理規范》團體標準規定了一體化凈水設備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凈化效果檢驗、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水質的衛生與管理要求,適用于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原水的生活飲用水一體化凈水設備生產、測試和運行管理。規定了一體化凈水設備的衛生要求、材料與部件的要求、產品設計、外觀和生產等方面要求。使用材料應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衛生安全評價規范》《生活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生安全評價規范》等要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