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6日開幕,8日閉幕。會議期間,廣州市政協委員、佳都集團黨委書記、佳都科技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劉佳對媒體表示,他主要重點關注廣州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數據要素資源利用、廣州“新基建”產業鏈國產化、非公企業合規建設等領域。 劉佳介紹,此次會議,他共帶來三個提案,分別是《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推動廣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國產化進程,提升廣州“新基建”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加強黨建引領,加快非公企業合規建設的建議》。 談及《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推動廣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劉佳表示,《廣州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作為國內首部城市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于2022年6月1日起實施,為廣州市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廣州擁有高價值的海量數據、高集聚的數字產業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但仍然面臨著公共數據分散且獲取渠道不暢、政企數據共享責權邊界模糊、數據要素資源與數據場景應用之間的不平衡等問題,制約了廣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劉佳認為,針對數字經濟的特征和廣州的發展實際,需要建設城市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對全市公共數據資源統一、集約、安全、高效管理;建立健全政企合作的數據治理機制,建立數據共享責任清單;推動數據要素與多樣化應用場景融合,創新數據產品和服務,以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價值。 其中,應按照一數一源的原則建立全市一體化的大數據管理平臺,確定每一條基礎數據有且只有一個法定采集機關?梢酝ㄟ^數據共享或者核驗方式獲取的公共數據,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不得重復采集或者要求重復提供。通過數據充分共享、跨部門業務協同和政府流程再造,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讓數據沉淀在一個大數據管理平臺。 同時,對數據進行了分類分級管理,按照數據泄露可能造成的風險大小、數據敏感程度、數據內容的生產方式、數據的不同主體等多維度對不同場景的數據進行分類并劃分不同的風險等級,按照無條件共享、有條件共享和不予共享三種類型建立數據共享責任清單。 此外,廣州還應創新數據應用授權機制和創新容錯機制,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將公共數據授權給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市場化方式運營,國有股東代表政府進行數據產品和服務的合規性監管,社會資本方利用其市場化的機制優勢,將前沿技術、深厚的行業應用場景與豐富的數據要素資源相結合,讓數據在各行各業實際應用場景中發揮價值。(完) |